相信很多父母都有过这样的带娃经历:
你越想指点孩子怎样做,孩子就表现得越不尽如人意。
你越想让他大方爽朗点,他就越缩手缩脚、怯生生的。
你越给他辅导作业,苦口婆心一遍遍讲题,他却变得呆若木鸡,反应迟钝。
只看得人火气窜上来又压下去,忍不住又是一顿吼。
其实,孩子的这些反应是很正常的。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中有个专有名词,叫作社会抑制效应。
简单来说,就是——
当一个人在做事的时候,尤其是做一些需要集中注意力、或者不太熟练的事情时,如果有他人在场,做事的效率和发挥的水平就会降低,做事的动力也不如一个人时强。
因为,当被人关注的时候,我们就会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担心自己做得不好,会让别人对自己的印象不好。
结果,越担心,越紧张,越做不好,越容易出错。
如今社会上也有愈来愈多的人关心人的潜意识,注重开发人的潜意识。“潜意识”又叫“无意识”,是指人意识不到的意识,是没有意识参与的一种意识。
潜意识不受意识控制,它的活动没有时间性。意识可以处在学习和不学习状态,而潜意识总在不停地学习着。
也正是因为潜意识不受意识控制,它无约束地进行活动。一个人接触什么信号,潜意识就去获取存储什么信号。
所以家长应该充分的运用这规律,诱导发展正确潜意识学习。如果家长不断向孩子输入“你很笨”的观念,那么你就会获得你所塑造的“笨”的结果。
切记要用正确的、积极的、良性的观念来确认孩子,可以从以下这些行为入手:
1.倾听孩子提出的问题,并与孩子展开讨论,注意他的情绪。
2.重视孩子在学校的成长与成绩。
3.对孩子做好的作业不断鼓励。
4.对孩子灌输强烈的道德意识。
5.帮助孩子建立他们自己能够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6.对学校布置的作业、朗读及其它安排,要优先看电视及其它休闲活动。
7.强调在家读书、玩耍及进餐要有规律,应有计划地利用时间。
8.家长做孩子的榜样。比如朗读,家长可以先给孩子朗读,然后让孩子给家长朗读。
9.要及时了解孩子完成作业及在校活动情况,必要时对孩子完成家庭作业给予帮助。
10.有规律地与你的孩子进行谈话,并找机会扩大孩子的词汇量与多种句型的运用。
11.了解你的孩子在学习上的强项和弱项。
12.让孩子在家庭活动中把认真负责和严守时间的优点表现出来。
13.要孩子学会利用书籍、报纸和杂志。
14.在家里要为孩子安排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并适当准备一些参考资料。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有时候会因为某些事觉得自己是个“笨小孩”。他们遇到事情老爱说“不知道”,羞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那么当孩子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聪明时,家长该如何应对呢?
首先,帮助孩子扫除“记忆力不如别人”的心理障碍。明确地告诉孩子,科学家做过实验,研究表明:除少数例外,一般人的记忆力是不相上下的,因此不要怀疑自己的记忆,不要感叹自己的记忆力不如别人,使孩子树立起自己的记忆水平是可以提高的信心。
其次,帮助孩子找出记忆水平低下的原因。引导孩子认真分析一下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是不是有不得法的地方,是不是没有采用正确的学习和记忆的方法。
家长要帮助孩子查漏补缺,纠正孩子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有些孩子学习任务完不成,或者学习成绩差,往往不是智力方面的原因,而是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不好。在这方面,家长要跟老师多沟通,了解孩子课堂学习的情况,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再次,教育孩子要养成良好的记忆习惯,想要记住的东西,就非记住不可。要善于恰当地适时地给自己提出记忆的目标和任务,加强记忆的意识和计划性。否则,放任自流,能记多少算多少,结果往往是什么也记不住。
最后,教给孩子一些实用的增强记忆的方法。系统记忆法,就是根据识记材料的内在联系进行加工,使之系统化,以增强记忆的方法。图示记忆法就是通过图形的记忆来增强记忆效果的方法。卡片记忆法,把要记的内容分组写在卡片上。
请务必记得,家长要勉励孩子勤能补拙。孩子说自己笨,原因是多方面的,家长要辩证地看待。有些孩子确实很勤奋,但成绩就是上不去;有些孩子智力一般,可同时还比较懒惰。对因懒惰而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家长要严厉地监督,要教育孩子勤能补拙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