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河东区幼儿园

新闻中心

NEWS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贝美蓝天幼稚园

固话:022-59668789    

手机:19902009726

微信公众号:贝美蓝天幼儿

 

 

 

当孩子说“我害怕”,比起说“不用怕”,更好的方法是这么做

朋友小雪最近很苦恼,她家4岁的儿子最近每天睡觉前都不停地跟妈妈说:“床底下有怪兽!”不但不让关灯,还一直要求爸爸妈妈陪在身边,好不容易睡着了也容易惊醒。小雪安慰孩子说这世上没有怪物,可她越安慰,孩子似乎越怕,现在天天吵着要和爸爸妈妈一起睡。

想必很多家长看到小雪家的孩子都会忍不住对号入座,对对对,我家也有这么不省心的小家伙。

那么,孩子们究竟在怕些什么?父母又该如何引导?

一、孩子为什么会害怕各种各样的事物?

不妨一起来看看下面德国BZgA(德国联邦健康教育中心)网站列出的0-6岁孩子通常会经历的恐惧:

0-1岁:怕陌生人,怕陌生的东西,怕噪声,怕高,怕分离;

1-4岁:怕动物,怕黑,怕一个人待着;

4-6岁:怕幻想出来的事物(鬼,床底下的怪物,小偷),怕自然力量(闪电,雷声);

6-12岁:怕死亡,怕上学,怕受伤,怕生病,怕社交。

看完是不是能够理解孩子了?原来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需要经历这么多的恐惧。

幼儿期的泛灵心理

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提出这样的理论:幼儿期的孩子,特别是两三岁的孩子普遍存在一种心理现象,那就是泛灵心理,就是指这个时期的孩子会把所有的事物都视为有生命和有意义的东西的一种心理倾向。

比如孩子会对着自己的一个小玩具说话,很多时候我们以为孩子是在“过家家”,其实孩子是把眼前的物品当成了有生命的伙伴,愿意跟它分享自己的心事。

泛灵心理的好处是能拓展孩子的思路,促进孩子的智商和情商发展,然而不好的一方面就是因为泛灵心理的作用,使得孩子的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反而会造成他对黑暗的恐惧心理。

孩子认知水平的发展

随着大脑的不断发展,孩子的想象力会越来越丰富。通常孩子3岁左右会开始有各种奇妙的害怕,这恰恰说明他的认知能力发展得比较好,想象力爆发了。

孩子的日常生活常常充满着各种生动的幻想,但他们的能力又还不足以明确区分现实和想象。发生过的事,看过的动画片,听过的故事,都可能被他们的想象制造成恐惧。

比如我家女儿有段时间会认为空调红色的显示灯是怪兽的眼睛;比如有些小姑娘会幻想自己是白雪公主,害怕巫婆。

不良体验带来的恐惧

比如,孩子在看电视节目时,剧中人物惊恐的眼神、狰狞的表情、突然出现的惊险镜头等都会让孩子产生恐惧心理。

有些大人为了让孩子快点睡觉,会吓唬孩子:“你再不乖乖睡觉,警察就会来抓你,外面的怪兽就会把你吃掉!”孩子在大人这种语言的“威慑”下,也会产生恐惧心理。

二、比起说“不怕不怕”,更好的方法是这么做!

面对孩子“我害怕”的事情时,我们应该怎么做?

想让孩子有勇气,先接受孩子的恐惧。

心理学家说,婴儿出生后的第一个感受就是恐惧。

恐惧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跟喜怒哀乐一样,是人类再正常不过的感受。当孩子害怕的时候,不要急着讲道理。试着接纳和理解他,你的理解对他来说已经是一种治愈。如果一味否定,孩子再遇到害怕的事情也不会再找你求助,而是会关上和你沟通的大门。

当孩子说“我怕”时,第一时间应该是蹲下来,抱抱他,和他说:“宝宝觉得这个很可怕吗?没关系,妈妈会保护你的。”

先让孩子感到安全、镇定下来,才有可能去克服恐惧。

不管孩子害怕的对象是什么,都不要否定

孩子说怕怪兽,你说房间里根本没有怪兽,不信我开灯给你看;孩子说床底下有鳄鱼,你把床拉出来说,明明没有,不用怕。

这些“否定”的说法,都是希望用最快速的方式,帮孩子摆脱恐惧。但往往欲速不达。

谁都知道怪兽是假的,是孩子虚构出来的,但“害怕怪兽的感觉”是真实存在的。

如果我们说“不要怕,没什么可怕的。”孩子只会感到自己“害怕”的情绪被否定,接收到的是妈妈不喜欢自己这样,自己这种感受是“不应该的”。

和孩子一起直面“害怕”,关键是,要讨论,不要避讳

既然感受是真实的,“消除”它就不是办法,只有面对。告诉孩子“不用怕”,这不叫面对。

面对的第一步是关注。大大方方和孩子一起,把他怕的东西讨论个底朝天,让孩子觉得,这个怪兽确实引起了你的重视,他反而会觉得放松。毕竟,在孩子们眼里,你是强大有力量的,只要你在,怪兽就不敢怎样。

文章开头的小雪,她后来尝试和孩子一起讨论:怪兽长什么样?什么颜色的?有眼睛吗?长尾巴了吗?

她告诉我,和孩子一来一回地把怪兽的模样描述了一番之后,孩子没有紧张,反而越说越放松了。

当我们能够和孩子很自然地把他害怕的东西铺在桌面上讨论,讨论恐惧来临的时候,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其实也是给孩子传递出来一种力量,让孩子明白即使遇到危险和让自己恐惧的事情,我们也是有能力想办法来保护自己的。这样的感觉对孩子来说是很有帮助的。

让孩子大方说出恐惧的感觉,都比避讳不谈或者是一句“不怕不怕”更让人觉得放松。

解铃还须系铃人,用想象力打败“想象的怪兽"

面对孩子假想出来的恐惧对象,理性分析都是没用的,你要跟上他们的思路,一起想。然后,用想象力打败“想象的怪兽”。

比如,前面说到有段时间女儿害怕空调的显示灯,说是怪兽的眼睛,一看到就很紧张。

于是我问她:你觉得什么东西可以保护你?她想了想回答:小猫。

有了答案就好办了,我接着和她讨论小猫具体怎么保护她。女儿自己想象说小猫站在怪兽的头上,就把它踩扁了!

这时候我顺势告诉她,厉害的东西平时都不会轻易现身的,你醒着,小猫就隐身,但你一睡着,它就出来了,在你的床边保护你。

女儿对这个回答非常满意,慢慢地没那么紧张了。

我们大人都会默认,能打怪兽的东西,起码都是有力量的,让小猫打怪兽,听着很不可思议。

但是,孩子心里没有那么多“默认”,他们觉得什么东西厉害,那个东西就厉害。把孩子们心中那个身怀绝技的东西挖出来,能显奇效,解铃还需系铃人,用想象力打败“想象的怪兽”。

总结

孩子对鬼和怪兽的恐惧,都会随着年龄增长自动消失,然后迎来另一个恐惧的对象。这就是成长,它并不是人们形容的那么“无忧无虑”。

忧虑来了,我们不用把它们挡在门外,而是欢迎它们进来,相互了解下。

也许,孩子克服恐惧的过程没那么容易,可能我们反复引导他还是害怕。但也不能因此就帮助孩子避开恐惧,而是要用各种方法帮助孩子战胜恐惧。这就是做父母的终极使命啊。

等到有一天,孩子有自己的生活了,当忧虑再找上他们,他也知道如何与之和平共处了,这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天津河东区幼儿园贝美蓝天幼儿园面向全市招收2.5-6岁幼儿,为宝宝提供健康的成长环境,家长如果有什么想了解的,可以致电19902009726咨询或者来访。

Copyright  2015-2018,www.bmlant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天津市河东区津塘公路与十五经路交口(交警六纬路支队旁)

电话:19902009726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